{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丝语有约丨泉州话中的忌讳词与吉利语

泉州话中的忌讳词与吉利语

各地的方言都有一些忌讳词和吉利语

这一些词语大都与当地的风俗习惯

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泉州话中常用的忌讳词

你知道哪些呢?

“死”

忌说“死”,因此

对老人去世

通常用老、倒、无、过身等

对婴儿夭折则用“拍歹”

生前准备的棺材、殓衣、被单分别称

站寿、张老、水被

“瘦”

忌说“瘦”[san3]

尤其是对小孩

所以称“小孩因病而消瘦”为“蚀本”

“肥”

忌说“肥”,故对小孩常用“胖”

对大人则称福相、发福

“吐”

忌说“吐”,因而称“呕吐”为“盘点”

“猴”

忌说“猴”

因为旧时泉州一带称“佝偻病”为“猴叟”

这是一种易得难治的病症

因此孕妇、婴幼儿要回避与“猴”有关的一切东西

而且也不得在其面前说“猴”字

连“属相是猴”都要说成“相[siun5]人”

据说

有一年本地某家百货商店

从北方进了一批猴子的玩具

尽管价廉物美,造型可爱

可结果还是一个也没卖出去

“药”

忌说“药”

老年人常把“煎药”说成“煎茶”

把“喝中药”说成“啉茶”

泉州有一种特产

用多种药材合制而成

可治感冒、中暑及消化不良等症

本地人把它叫做“茶饼”

这种忌讳现象与吴语区

把“吃中药”说成“吃茶”

把一种消积食、去风寒的中药称为“午时茶”①

一模一样

[sai3]

忌说[sai3],这个音

因为该音与表示“粪便”的“屎”

与表示性交的粗话“使”同音

故姓氏“史”本该用白读[sai3]

却改为文读[su3]

厦门话称“可以”或“不可以”用“会使得”②

或“(勿会)使得”

泉州人则分别说成“会做得”

或“(勿会)做得”

“手淫”

忌说“手淫”

通常说成“拍手铳[ts‘ing5]”(用于男性)

这种说法也是古语的遗留

《六十种曲·锦笺记》第十五出:“那宵不觉火动,手铳放了七遭。”

又《西楼记》第二十出:“手铳放不完,朦胧忽睡去。”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五十回:“谁家上供用那样不洁之物(笔者按:指郑婆子的新花鞋)?不过藉他打打手铳,觉得分外又高兴些。”

有的工具书把最后一例的“打手铳”解释为“随便玩玩”③,实际上是不了解该用语的真正含义。

避“祸”

避“祸”字

故赠送礼物一般不用“鉎锅”(铝锅)

因为“鉎锅”[sin1?1]

与“生祸”[sin1?4]语音相近

吉利语

与忌讳词相反的是吉利语

泉州一带在

冬节、春节、七娘生、上元等佳节

有搓圆、搓糖粿或吃上元圆的风俗

实际上这是利用圆形食品

来谐团圆、圆满之吉意

又旧时女儿出嫁或已嫁出的女儿迁新居

娘家要赠一对灯

这是利用“灯”、“丁”同音(方言均读作[ting1])

以“添灯”谐“添丁”

女儿出嫁后首次回娘家

娘家须送“有尾蔗”

让新婚夫妇带回夫家

以其“甘甜、有尾”

而谐“甜蜜美满、白头偕老”之意

①《方言与中国文化》第页。

②表示性交的粗话,厦门话用“干”不用“使”。

③吴士勋、王东明主编《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第页,陕西人民出版社年出版。

本文辑自王建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图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News

往期精彩

我知道你点赞、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bx/9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