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补血越补越燥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
文/羊城晚报记者谢哲
进入冬季,人们对“进补”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而期望通过补血达到养颜目的的女性更不在少数。广州中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表示,补血要也辨证,仅仅冲着“养颜”而乱补,小心越补越上火。
冬季,补血正当时
中医认为,人的气色与脏腑气血的盛衰有关。尤其是充足的气血有滋养皮肤的作用,使皮肤光滑,面色红润。如果气血虚亏则会显得面容憔悴、皮肤衰老。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女性青睐补血养颜的原因。而冬季讲究收敛、收藏,是一个蓄积营养、调养身体的季节。杨小红表示,尽管四季都可补血,但冬季人体的耐受能力比较强,因此可以说,冬季补血正当时。
“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一般不会单独存在,血虚常伴随气虚,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气血亏虚。而气血不足往往与体内血液生成不足、血液运行失常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有关。因此,补血主要是通过调和机体内外平衡,使身体维持气血通畅。一般来说,建议通过食补进行,如阿胶补血,党参、北芪、红参等补气,定期炖服可达到气血双补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血虚的大多为女性,但如果失血过多、饮食不调损伤脾胃或过度劳累等也可能使男性发生血虚的状况。另外,老年人的脏腑功能退化,身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减弱,也可能导致血虚。
补血不可“无差别”
补血看似能养颜,对身体有益。但杨小红强调,补血也应辩证,如非血虚,盲目进补很可能会导致烦躁、口干舌燥等;如果是阳亢体质还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出鼻血等情况的发生。
那么,怎样才是气血亏虚的情况呢?气血亏虚者多表现为:脸色发黄或苍白、唇甲色淡、舌淡脉细、没有精神、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烂便等,还伴有少气懒言、气短、疲倦乏力等状况。
如果不能确认自己是否气血亏虚,最好先请中医师鉴别,或先少量补补,如果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最好停止进补。
补血养气食疗方
1、阿胶10克,炖服起补血功效,每周1-2次。
2、阿胶10克,党参20克/北芪20克/红参10克(三者任选其一)炖服,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加入适量瘦肉等,每周1-2次,可以起补血养气的功效。
3、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克,当归50克,生姜克,有温中补血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天更为适合。
TIPS:
血虚≠贫血
中医的“血虚”并不等同于不西医的“贫血”,有血虚的病人未必贫血,中医所说的“血虚”指血液亏虚,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变化。可以由脾胃虚弱、饮食不足、肾气亏虚、劳作过度等引起。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