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佐芍药,可解阳明之热。石膏性寒而能散,芍药味苦寒,且能通利小便,治腹疼,故石膏佐芍药更宜于治疗热痢。
生石膏佐薄荷,治牙痛有内热者。
3石膏配蝉蜕,用于温病气分有热。
4石膏、半夏、麦冬并用,能滋阴而不恋邪。麦冬能滋阴,但又能导致留邪不散。若与生石膏、半夏合并使用,则无此忌,诚以生石膏能散邪,半夏能化滞也。
5生石膏、三七、蒲黄并用,治阑尾炎。
6生石膏、龙骨、山萸肉配伍,可用于伤寒、温病之热实而脉虚、心中怔忡、精神躁扰者。
7赭石与石膏并用,最善通热结之大便。且又用治肝气、肝火相并上冲引起胃气上逆之呕吐。盖用石膏能清阳明大热,用赭石善平上逆之冲气故也。
8赭石能降胃以止吐衄。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佐以瓜蒌仁、白芍;其热而兼虚者,可佐以人参;有因凉者,一可佐以干姜、白芍(因凉犹用白芍者,防干姜之热侵肝胆);其凉而兼虚者,可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气不摄而上冲,胃气不降者,宜以山药、芡实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证久不愈者,宜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
9人参配赭石,人参可以救气分之脱,但有助气上升之弊,与赭石并用,方能引气归原,更能引人参补益之力下行。且参、赭并用,不但能纳气归原,设于逆气上干,填塞胸臆,或兼呕吐,其证上盛下虚者,皆可以参、赭并用而治之。又参、赭并用,其补益之力直达涌泉,能导引肺气归肾。且能助心气下降。又人参配赭石,可使人参之补力专于下达,故治吐衄方中凡用参者,必重用赭石以辅之。二药配伍,又用于火不归原等证。
0人参、当归得赭石则力能下行,有催生、开交骨之功。且当归与赭石同用,其滑润之力愈增。
赭石、牛膝与黄芪并用,能监制黄芪上升之性,而防止血之上升,用于脑充血证。
苁蓉、当归与赭石并用,润便通结甚效。
3赭石、芒硝并用,能降逆、止吐、通便、下痰涎。又常用于癫狂。
4赭石与山药并用,能和胃、降胃,义同于半夏秫米汤而力实优之。
5赭石、干姜佐甘遂,使药力下趋。甘遂去燥结,力甚猛悍,以攻决为用,能下行,亦能上达,若无以驾驭,服后常致吐泻交作,因而气机不能下行,转而上逆,未得施其攻决之力,既而吐出。故以赭石之镇逆、干姜之降逆协力下行,以参赞甘遂成功也。
6赭石、麦芽并用,降胃升肝。
7赭石、黄芩、瓜蒌仁、三七配伍,功近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而较之缓和。
8赭石、磁石二者同用,相得益彰,能维系元气,入于补药之中,使补益之力直趋下焦,以治上盛下虚之证。
9赭石、滑石并用,治吐衄之因热者甚效。
0滑石、茅根配伍,治温病肺胃有热伴津伤证。
滑石与土狗并用,可通利小便而消水肿。用治内蕴湿热,周身漫肿,心腹膨胀,小便不利者。
白芍善利小便,阿胶能滑大便,二药并用又大能滋补真阴,而用治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之证。
3白芍、牛蒡子同用,以泻寒火之凝结。其中白芍善利小便,自小便以泻寒火之凝结;牛蒡子能通大便,自大便以泻寒火之凝结。
4芍药、干姜、生姜同用,治因凉而胃气不降所致的吐衄。用芍药以防干姜之热力入肝,肝为藏血之脏,得芍药之凉润以养之,则宁谧收敛,而血不妄行。芍药与生姜同用,且能和营卫,调经络,引血循经,使周身之气化流通。
5芍药与附子并用,能收敛元阳,归根于阴,且能分利小便而疗泄泻。
6芍药配熟地。芍药善利小便,故能行熟地之腻。再加龟板、地肤子,主治阴虚之小便不利。
7熟地、茯苓,能止下焦不固之滑泻。
8熟地与茅根同煎,治平素阴虚,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者。
9熟地佐炒薏苡仁,治劳疾咳嗽。熟地以其大滋真阴,恐其多用泥胃,故佐以薏苡仁,健胃利湿,以行熟地之滞。
30生地黄与竹茹配伍,可凉血、止血,盖生地黄有凉血之力,虽能止血,然恐止后血瘀经络,致生他病,辅以竹茹宣通、消瘀,且其性亦能凉血、止血,是以有益无弊也。
3生地、硼砂并用,治咽喉肿痛。
3玄参与柏子仁、枸杞并用,治肝肾虚而生热,视物不了了者,恒有捷效。
33山药、牛蒡子并用,大能止嗽定喘,以成安肺之功。
34山药、薏苡仁并用,皆为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黏腻;单用薏苡仁,久则失于淡渗。唯等分并用,乃可久服无弊。若再合以甘凉润肺健脾之柿霜,可用治脾肺阴亏、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35山药佐附子,可于补阴之中扶阳。若再与苦降之芍药同用,自能引浮越之元阳下归其宅,故可用于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之证。
36山药与滑石同用,一利小便,一固大便,一滋阴以退虚热,一泻火以除实热,泻热补虚,一举两得。故可用治上焦有燥热而下焦滑泄之证。更可合芍药甘草汤同用。盖芍药甘草复真阴,补益气化之虚损。而芍药又善滋肝肾以利小便,甘草又善调脾胃以固大便,是可汇集一方,故治阴虚滑泄之证,功效卓著。
37山药、滑石、甘草同用,治暑湿泄泻。滑石、甘草能清阴虚之热。又重用山药之大滋真阴、大固元气以赞之。真阴足则小便自利,元气固则泄泻自止。山药、甘草能逗留滑石,不至速于淡渗,使其清凉之性,得以转输而宜于治暑。
38山药、车前子同用,治阴虚小便不利、大便滑泻,兼治虚劳有痰作嗽。盖山药能固大便,而阴虚小便不利者服之,又能利小便。车前子能利小便,而性兼滋阴,可为补肾药之佐使,又能助山药以止大便。二药同用做粥服之,大能留恋肠胃。
(本文出自:张锡纯医论)
39半夏配山药,以止呕吐。半夏为降胃安冲之主药,山药在上大能补肺生津,则多用半夏,不虑其燥;在下大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自安其位。且与半夏皆无药味,故用于呕吐甚剧、不能服药者尤宜。二者配伍为粥,食粥则借其黏稠留滞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若上焦有热者伍柿霜、凉者伍干姜。
40山药配酸石榴,可宁嗽定喘。
4山药、水蛭并用。山药饶有补益之力,水蛭善通瘀。水蛭稍有刺激性,屡服恐于胃不宜,用山药能防其开破伤正,且又善于调胃腑。
4怀山药配鸡内金,久服治虚劳。
43怀山药、山楂、鸡内金、蔗糖配伍,功似大黄虫丸而补虚化瘀。
44白术、鸡内金,治脾虚生痰。白术补脾胃,然土性壅滞,故白术多服久服,亦有壅滞之弊,有鸡内金之善消瘀积者以佐之,则补益与宣通并用。又能开胃增食,久服可消融腹中积聚。
45炒白术、鸡内金、天冬、山楂配伍,以治癥瘕坚结及月事不通。
46生鸡内金、生于术、鲜茅根、生姜并用,治水臌、气臌并病。茅根善利水,又善理气,故能佐鸡内金以奏殊功。加生姜,恐鲜茅根性微寒,且其味辛,能理气,其皮又善利水。
47鸡内金与生酒曲并用,可消积,治胃脘有硬物堵塞。
48鸡内金与芡实并用,治老人气虚痰盛。鸡内金能补脾胃、化饮食、消积滞,芡实大能敛冲固气,统摄下焦气化。脾胃强健,痰涎自除。
49黄芪配知母,可退虚热。黄芪温升补气,知母寒润滋阴,二药并用,大具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劳瘵者多损肾,黄芪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源,使气旺自能生水,而知母又大能滋肺中津液,俾阴阳不至偏胜,即肺脏调和而生水之功益善也。然遇阴虚、热甚者,又必须加生地黄同服。又黄芪佐知母,补气而不热。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唯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恒辅以知母。
50黄芪与桑寄生并用,为填补大气之要药。
5黄芪、桑寄生、续断,可补肝气。
5黄芪与赭石、虫并用,可治肢体痿废。
53黄芪与桂枝相助,为理则善逐风。黄芪能逐入脏之风外出,且善补气。桂枝亦逐风要药,因其善平肝,故尤善平肝家之风,二药并用则逐风之力愈大。
54黄芪、桂枝、干姜同用,能助心肺之阳。
55桂枝、干姜并用,善补少阴君火,而桂枝、黄芪并用,又善补少阳相火(即胆中寄主之相火)。又桂枝、干姜能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
56桂枝、龙胆草并用,治肝热,胁下兼胃口疼痛。桂枝能舒肝气之郁结而止胁疼,更能平肝木横逆恣行,则胃疼亦可愈。唯其性偏温,肝胆有热者不宜,故加龙胆草以调剂之,俾其性归和平而后用之,有益无损也。
57桂枝、川芎,以舒肝气。
58桂枝、柴胡,皆为舒肝之妙品,合用能助脾气之升,陈皮、厚朴能助胃气之降。四药并用,能使清升浊降,满闷自去。
59人参、威灵仙并用,治气虚小便不利甚效。灵仙可行参之滞。
60苏子、瓜蒌仁、赭石、芒硝配伍,治伤寒、温病结胸。
6芒硝、鲜莱菔同煎,可治肠结。莱菔味甘性微温,煨熟食之,善治劳嗽短气,其性能补益可知。与朴硝同用,可化朴硝之咸寒,其补益也可缓朴硝之攻破。脉虚不任通下者,可辅以人参以扶持保护。
6朴硝、白矾、炒麦面三药配伍,可治心火炽盛、热痰凝郁上焦而为胸满恶逆之证。朴硝味咸寒,禀寒水之气,水能胜火,寒能治热,为心家对宫之药,为治心有实热者之要品。白矾能助朴硝以消热痰也。调以炒麦面者,诚以麦为心谷,以防朴硝、白矾之过泻伤心,且炒之则气香归脾,又能防硝、矾之不宜于脾胃也。
63干姜、朴硝并用。干姜性热,朴硝性寒,二药并用,善开寒火之凝滞。寒火凝滞于肠间者开,宿食停滞于肠间者亦易开也。
64大黄、赤石脂并用,可治吐衄有热象者。
65大黄、肉桂并用,亦治吐衄有热象者。
66肉桂、大黄、代赭石配伍,平肝之药,以桂为最要,单用之则失于热;降胃之药,以大黄为最要,单用之则失于寒,若二药并用,则寒热相济,性归和平,降胃平肝,兼顾无遗。再加入代赭石之降逆镇肝、力专下行,故可用于肝郁多怒、胃郁气逆,致吐衄之证,屡用他药不效者。
67肉桂、黄连等分并用,能交阴阳于顷刻,以化其互争,实为燮理阴阳之主药,即为解寒火凝滞之要品。况肉桂原善平肝,黄连原善厚肠,二药相助为理,则平肝不失于热,厚肠不失于凉。如佐以芍药、甘草则善愈腹疼,亦即善解寒火凝滞而用于痢疾迁延不愈。
68干姜与厚朴同用,治寒饮堵塞胃脘,饮食不化。与桂枝同用,治寒饮积于胸中,呼吸短气;与黄芪同用,治寒饮渍于肺中,肺痿咳嗽;与五味子同用,治感寒肺气不降,喘逆迫促;与赭石同用,治因寒胃气不降,吐血、衄血。
69厚朴与桔梗、半夏并用,善除湿满。
70厚朴与姜、术并用,善开寒痰凝结。
7厚朴与乌药并用,善治小便因寒而白浊。
7治冲气上冲,并夹痰涎上逆之证,必于龙骨、牡蛎、半夏、赭石等降镇药中少佐厚朴以宣通之,则冲气、痰涎下降,而中气仍然升降自若,无滞碍。
73金银花、牛蒡子并用,善解疮疡热毒,又可预防肠中溃烂而用于痢疾。
74牛蒡子、三七合用,治脏腑内痈。
75三七与大黄并用,外敷治疮疡初起肿疼。
76三七、土鳖虫并用,治瘀血腰痛。
77三七、赭石配伍,治咳血难愈者。其有热者,加鲜生地。
78重用生地黄止血,必用三七辅之,因生地黄最善凉血,以治血热妄行,犹恐妄行之血因寒而凝,瘀塞于经络中也。三七善化瘀血,与生地黄并用,血止后无他虞。
79三七、花蕊石、血余炭配伍,治咳血,兼治吐衄,理瘀血及二便下血。三七、花蕊石为止血之圣药,且又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以治吐衄,愈后必无他患。至血余炭,其化瘀血之力不如花蕊石、三七,而其补血之功则过之。
80三七、鸦胆子并用,能化肠中腐烂而止痢。盖久痢肠中或有腐烂也,若加山药做粥,治久痢,肠中欲腐,下虚滑脱。又,三七、鸦胆子合用治力小任重,血瘀膈上,常觉短气之证。
8鸦胆子、三七、鲜小蓟根并用,治血淋。
8鸦胆子、硫黄并用者,因鸦胆子善治下血,而又恐单用失于寒凉,故少加硫黄辅之,况其肠中脂膜,因下血日久,易致腐败酿毒,二药之性皆善消除毒邪。
83鹿角胶辅以生硫黄,治相火衰微之下焦觉冷及阳痿。
84硫黄、赤石脂配伍,治下焦寒凉泄泻及五更泻。若加炒小茴香,可引其温暖之力以入奇经,用治女子血海虚寒不孕。又,因硫黄为温补下焦第一良药,唯其性能润大便,于大便滑泻者不宜,故辅以赤石脂之黏腻收涩,自有益无弊也。
85花椒、硫黄同用,能大补元阳。可配合四神丸以治五更泻。花椒目配生硫黄,治因凉成水臌者。
86椒目、小茴香、威灵仙三药配伍,治下焦受寒、小便不通。椒目之滑而温,茴香之香而热,散其凝寒,即以通其窍络。更佐以威灵仙温窜之力,化三焦之凝滞,以达膀胱,即化膀胱之凝滞,以利尿也。
87核桃仁、柿霜并用。核桃仁性善补肾,柿霜甘凉滑润,甘能益肺气,凉能清肺热,滑能利肺痰,润能滋肺燥。二者同用,肺肾同补,金水相生,宜于肺肾两虚之喘咳,或腰膝酸疼,或四肢无力。
88续断、菟丝子并用,可代鹿角胶、虎骨胶治骨痿。
89若治陡然腹胁疼痛,由于气血凝滞者,可但用三棱、莪术,不必以补药佐之。若治瘀血积久,过坚硬者,原非数剂所能愈,必以补药佐之,方能久服无弊。或用黄芪,或用参、芪,使补、破之力相匹敌,不但气血不受损,瘀血之化亦较速,盖人之气血壮旺,愈能驾驭药力以胜病也。又,参、芪得三棱、莪术以流通,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以消瘀血。
90乳香、没药、丹参同用,可使肺痈内消。丹参能上达于肺,以宣通脏腑之毒血郁热而消融之。乳香、没药同为疮家要药,故用之则参赞丹参,而痈疮可以内消。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配当归、丹参,于流通气血之中,大具融化气血之力。内外疮疡,心腹、肢体疼痛,凡病之由于气血凝滞者,恒多奇效。
9山楂配红糖,甘酸相合,治血虚经闭。
9山楂、茶叶、红白糖并用,治痢疾初起。
93山楂、艾叶配伍,治肠风下血。
94山楂、紫草,煎酒调服,治痘疹干黑。
95鲜莱菔汁、鲜藕汁并服,善止血,可用于吐衄不止。
96半夏配莱菔,仿半夏秫米汤意,通阴阳、和脾胃而安眠。
97生麦芽、生鸡内金配伍,升肝降胃。治肝不升胃不降之证。并可伍山药以培养脏腑之气,以防升之降之而有所损伤。
98生麦芽、鲜茅根并用,善达肝木之郁以调气分。
99麦芽、茵陈、川楝子三味加入镇肝药中,可防止单服镇肝之品,初用时反觉气血上攻而病情加剧。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其反动之力,而此三味能顺肝木之性,故能引而抑之。
00蝉蜕、连翘,表散湿疹之妙药。
0蝉蜕与蛇蜕并用,善治周身癞癣瘙痒。
0蜈蚣、薄荷、钩藤,入于白虎汤中,治高热惊厥。
03防风引以麝香,能深入脏腑以搜风。
04地龙辅以虫,可治中风偏枯,肢体痿废。
05朱砂、薄荷冰配伍,可扫除毒邪以治心脏之麻痹。而樟脑所升之冰片,有兴奋心脏以除其麻痹之作用。故三者合用,可治霍乱证,六脉皆痹者。
06硼砂、儿茶配伍,硼砂性凉而滑,能通利肺窍;儿茶之性凉而涩,能安敛肺叶。
文源:医品阁
精彩文章回顾
谨防“植物药思维”成中药发展“致命伤”-著名中医关庆维访谈实录
中药里有些很高大上的药,其实........都是,你绝对想不到
哺乳期的妈妈吃中药对孩子有影响吗
一三生
简评中药五色的走向
潘毅
中医药可以把“胆结石”化掉吗?
魏长春
这味“纯爷们”阳刚中成药,竟也是减肥药
怎样鉴别用硫磺熏制的中药材?
中药炮制术语,详解种炮制法
临床实践:中药配伍7大要诀(精读)
收藏
精简中成药选用表
中药救了我全家,病人态度反转为什么?
走近中医-中药是如何治病的
唐云
中药十大主帅,能东挡西杀,南征北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理解你与母亲之间的“心理戏剧”,看透关系困境的症结
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了乞丐
内观疗法
刘善人讲道:谁行谁不行,运用在五行,五行能推转,不行你也能行
请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企业一样管理
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不是保护落后,而是保存火种
王君平
燥湿健脾,轻身延年,此药有大功效
董洪涛
名医珍言录(句句精华)
治未病:道家00条治未病秘诀
00首经方易记诀(方证相对)
本能系统论-37-桂枝汤系列(二)
了空居士-高级采气方法(经验分享)
好的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别人请客,吃的是你的定数
素鱼比真的鱼还好吃,各种素鱼的制做方法
阿毗达摩第六十四讲-六门心路与六依处-
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学习分享-79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是错误还是正确??
名贵中药材一览(附高清图)
关庆维:中医药养生真谛,在于探索生命的平衡
多达种中成药,拿去用
古医药用毒法:毒中药一览
关庆维
真的把中药说透了
中药升降的奥秘
潘毅
前列腺问题,遍访美国顶级名医,最后还是三剂中药解决
郑智城
立足文化理性认识中药之毒
黄开泰
中草药治肺癌:热敷有疗效
朱国清
每一种中药,其实都是装载了精确制导系统的治病武器
徐文兵
不可多得的:中药浴(药浴治疗方法)
中药0大元帅详解
西医禁开中成药,是砸锅还是甩锅
吴侃阳
外科疮疡有一个好用的中成药-如意金黄散
四院士评“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占比连续4年下降”:以证据回应质疑
世纪是中医药腾飞的世纪,中医需要全民重视
关庆维:中医是高纬度的象医学!以西律中:中医药或误入歧途
西医专家肯定中医药,应该多一些邱海波这样的教授
新“丹麦神话”:中医药救了凯琳女士一家
JT叔叔论药势-提升你对中医药的认知水平,收藏!
关庆维:中医药跟西医药是两个医学模式,是不能通约的!
中药材、中成药邮寄或携带方式出境必修知识点来啦!
中药、食物分“寒热”究竟依据的是什么?生活中食物寒热分类一表览~
北京小汤山,境外患者感叹“没想到中药效果这么好”
食物无毒≠无害,中药有毒≠有害-谈谈中医眼中的"毒"与"害"
武汉患者:我们不吃中药
疫情下的中医
此文到手,有病不愁(00多种最常见的中成药用法)
中药人注意了:猎捕、食用野生全蝎超过0只,追究刑责!
重磅
全国首创,无症状感染者中药方获批
中药救了我们全家的命-一名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日记
80%的中医人没真正弄懂:中药-性、味、归经!(荐)
中医屡立奇功,中药能全面遏制新冠病毒!
张晓彤:后继无人的中医,是中国人不行?还是中医药不行?
给受疫人民的两封信:中药为什么能治病?治病毒我们应该重视补阴还是补阳?
国家点名,新冠肺炎这种抗疫中成药!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遇到广州中药……
中药不传之秘:几十种中药不同量效果不同的用法,珍藏备查!
放眼世界,看目前中医西医之现状中医药法感言
柴中元(长文)
《中医药法》后,“全国中医第一假药案”尘埃落定,无罪释放
深度了解美国人的中医中药观
再次提醒!牢记致命的中药西药用药混搭
推荐3种返老还童的中药药酒(附配方)
瓶中酒是好,胃中酒是毒(内带解酒配方)
药酒配方及配制方法大全(收藏版)
验方一张,气死名医:药酒治疗骨刺的民间验方
6个治疗骨折的药酒秘方,只分享这一次哟~
"夜班族"身体状况与中药调理
治疗妇科病,要学会用这几种中成药
贾谦:中药现代化绝不是将中药化为西药
龙蛇大战-美国第一个中医药法的诞生
李永明
如何学中药才能达到自己组方的水平?
食醋当药用途多
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你知道几个?
为什么草根树皮能治病?从灶心土和井底泥说起
中药渣,你是什么垃圾啊?
胃动力中药“香砂”家族的九大成员
冠心病只能放支架?试试这些中成药
卫计委官文!西医不能再开中成药了!
揭开中药调剂的秘密:替代汤剂的妙法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治阳气不足
药与病的对应(中药荐读)
中药古法:古人的耐心超乎想象
丢掉中医就是对历史的犯罪,可是不转行就没饭吃...
揭秘历史上著名的十则古代膏方(含制作方法)
为什么要用西医解释中医?0年历史的临床经验还需证明吗?
中国保卫战——人类历史的终极对决即将上演
日本的蔑视:除了历史,中药与中国还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厉害的中医名家都是"算命"高手?
起死回生?民间中医高手的精彩医案
你是中医高手吗?(字字珠玑)
中医高手才知道的中药“行话”,你听得懂多少?
佚名:我以亲身经历释中医高手在民间
李雅轩一篇珍贵谈太极拳的文章,听说这是写给高手的!一般人看不明白!
李可用药秘诀,理解必然成为国医高手!中医和西医可以互补,但不能结合!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中医高手?深思……
当中国太极在国外遭遇摔跤高手,让世界震撼的事情发生了
民间医生二三事(高手在民间!治病需要灵感!)
原来艾灸高手是这样炼成的
成为中医高手的必备条件不是师承,而是......
针灸是最高明的医疗手段
它是最厉害的绿叶蔬菜,冬季吃它,养阳驱寒,还是养胃高手!
百病源于湿-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中成药归类及功效大全
常见病中成药用药一览表(收藏)
家中常备中成药
中成药应用宝库,收藏必备!
同仁堂中成药馆秘藏(一定要收藏)
莫让颜值被月经病消磨,你需要懂得应用这些中成药
常用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不要错过
中成药,你吃对了吗?
妇科病常用中成药总结(建议收藏)
(收藏)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最熟悉的中成药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新作用!
小儿发热、咳嗽、厌食、腹泻常用的中成药(既有内服也有外用),很全面,值得收藏!
中成药最全归纳(强烈建议收藏)
常用中成药归类及功效大全(表格版)
便秘中医分型、辨证大全(附治疗中成药方)
9种体质与中成药
太难得了,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汇总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含中成药)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中成药
用好中成药,也是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怎样使用常见的各种中成药
小儿脾胃病,有这些常用中成药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