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为什么没有ldquo职场男性rdq

北京那家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篇文章

题图:来自电影《隐藏人物》。

作者:诺澄,魔都人士,混迹另一魔都纽约多年。曾在华尔街主流投资银行从事非主流工作,目前海归,投身于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开启斜杠人生,职场经理人/业余小说作者/自媒体人气写手/两娃妈,最新出版《人生,哪有那么多赢家》。

一诺写在前面:

诺澄是奴隶社会的老朋友了。今天这篇文章我很认同,文章题目也是我提议改的。其实我们在讨论职场女性,职场妈妈这些话题的时候,更应该问的,是为什么没有“职场男性”,“职场爸爸”事业家庭平衡的讨论。

在过去一段时间,因为新书签售的关系,我密集参加了很多场女性话题的访谈活动,有公司内的、也有公司外。其中有几个在各种访谈中被高频问到的问题,却恰恰是当下职场女性面临的最大的伪命题。如鲠梗喉,不吐不快。

一、职场女性如何寻求职场和家庭的平衡?

有没有!听着特别耳熟。这个绝对是职场女性访谈中的必点金曲,而且是经久不衰。这个问题随时间的推移,提问和回答都有一些版本的演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最经典最纯正的提问方式是:“XX老师,你工作那么忙又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请问你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的?”

标准答案:职场女性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寻找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接下去就是一大篇时间管理和优先级管理的讨论。譬如,在送孩子上兴趣班后赶紧去做一个指甲,同时戴着蓝牙耳机开个电话会议。你看,在一个时间节点,我同时做了三件事情。亲子、工作、自我一样没落下,多么平衡多么高效!

有多少职场女性通过这样的时间管理把自己管理成了转个不停的陀螺,最后连上厕所都排进了日程表。职场女性真的需要如此,应该如此嘛?为什么我就不能安安静静地做个指甲。为什么戴着蓝牙耳机听的不能是虾米音乐或者喜马拉雅小说,而是那个在上班时间扯皮没扯清楚周末还要继续扯皮的电话会议。

渐渐地,大家意识到了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实在是一个伪命题,工作和生活哪有什么平衡,职场妈妈只有脉冲式地忙完这头忙那头。于是女性嘉宾像是约定好了一样,把标准答案改成了,“工作和家庭没有平衡,只有在某个时间节点的取舍。”

但是,有没有发现,这个答案特别狡猾!无比正确,又无比废话。到底取什么,舍什么?在哪个时间取,哪个时间舍,根本没有被回答清楚。于是,以为得到答案的职场女性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发现还是满头包,最终工作和生活依旧一地鸡毛。

对于“女性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庭”这个问题,又衍生出各种看似新颖的花式回答,什么注重陪伴时间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什么碎片化时间管理等等。这个问题在不同场合依然被乐此不疲地问起。这说明职场女性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就好比在联合国大会上经常要讨论世界气候、环境问题、艾滋病的问题,而不会问感冒怎么治疗,因为治疗感冒不需要讨论。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生活/家庭平衡的文章叫做《找到职业女性的第25个小时》。其中讲到,职场女性的24个小时大部分都不属于自己。那第25个小时从何而来?这不是“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而是“时间都去哪里了”的问题。因为很多时间被我们无意之间浪费了,我们要很好地利用碎片时间。

我也讲到过《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同时提到“心灵地图”的概念。所谓心灵地图,就是存在于内心中驱使我们不停向前的动力,有了一张心灵地图,就自然而然会找到正确的着力点和顺理成章的优先级。

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和先生正带着一家老小去厦门旅游。那篇文章也是一路这么陆续写了下来。我在文章里面充满感情地写道:“火车一路飞奔在华南平原,旅游大巴堵在去土家楼的高速公路上,去鼓浪屿的渡船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还有一家人睡后的宁静午夜,都是我的第25个小时。”

▲PhotobySenuscapeonPexels.

其实,如诗如歌的文章背后的真实情况是:那一天先生公司有重要事情处理,于是他一个人在酒店参加电话会议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我一人带着4个老人2个孩子,挤在春节的游客大潮中,景点导游式跑动确保老老小小不走丢,饭店打仗式点餐确保老小按时吃饭还要口味兼顾。筋疲力尽情绪崩溃边缘,我还要挤牙膏一样挤出第25个小时。

痛定思痛之后,我开始醒悟,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一个人只有24个小时,说第25个小时都是反自然规律的。职场女性工作和家庭平衡这个问题最大的Bug(漏洞)在于,男性!为什么很少有人问男性这个问题,是他们不需要平衡嘛?后来发现他们真的不需要。

有一次约几个部门开一个电话会议,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生死攸关的那种会议。其中一个部门经理是男性,当时他和家人正在亲子度假,而度假期间消息他都是秒回,几次电话会议也是全程在线。如果不是他设置了不在办公室的自动回复,丝毫感受不到他在休假。

如此敬业!难道有一种亲子度假,是不需要带娃也可以亲子?云带娃还是分布式度假?然后,我们发现他真的不用带娃!!他私下坦白,工作比带娃轻松,电话会议给他提供了逃避带娃的正当理由,还请组织多安排!(此处不免联想多次度假期间先生那些“不得不参加”的电话会议……)。难怪关于妈妈的综艺节目就是《妈妈是超人》,和爸爸相关的综艺节目就是《爸爸去哪儿了》。

这个社会总是期望女性承担更多的养育孩子照顾家庭的责任。在这种社会的期望之下,我们来讨论职场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就是一个伪命题。当这些责任大部分都落在女性身上,你告诉我,这个天秤怎么平衡。

我现在幡然醒悟,职场女性只有24个小时。所谓第25个小时,肯定不是从自己身上压榨出来的,必须首先从猪队友身上找来的!请队友给孩子辅导功课吧,我会露出甜美的笑容对他说,“教孩子功课嘛,还是要脾气好一些,教育的真谛在于循循善诱哦,亲!”

请队友去参加家长会吧,让他也能修炼出一下如何在其他家长的鸡血下依然保持佛系和淡定。然后,作为职场女性的我,瞬间就平衡了,然后我终于可以优雅地老去了。

因此,反复问一个女性,如何去平衡家庭和工作这个命题,意义真的不大。我强烈建议,以后在男性主导的访谈中问,“你是如何帮助自己的妻子或者团队内的女性达到工作和职场平衡的?”一定要问!不停问!反复问!职场女性才有可能找到这道命题的终极答案。

▲PhotobyOlichelonPixabay.

二、女性在职场的优势是什么?

这是在职场女性访谈中,另外一个大家特别热衷的话题。我也曾经特别想要知道,于是我读各种女性职场发展的书。这些类型的书基本主旨就是,帮助女性找到在所谓女性在职场发展的优势。

但是,坦白讲,看多了这方面的书籍,感觉就和父母在朋友圈刷养生帖子一样,一篇文章说多补某某元素有利于防范老年痴呆,另外一篇文章又说老年人切忌不能多吃XX,其中包括的就是前一篇文章号称要多补的某元素。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Nicegirlsdon’tgetthecorneroffice。这本书告诉女性若想攀登上职场最高峰,就必须改变自己在职场上的行为,需要更加有目标性,且手段强硬地改变格局,达到目标。

这一派理论的主旨就是如果要职场成功,女性要像男性一样思维和行动!在早期的职场剧里面一描述成功女性,就是短发。似乎只有头发够短,才够干练。然后必须说话飞快,走路带风,手势果断张扬。这种女霸总的形象也是一种视觉灾难。

然后,我还看过另外一本书PitchLikeAGirl:HowaWomanCanBeHerselfandStillSucceed,书中的理论是让女性在职场上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譬如柔性的、细腻的、敏感的、具有母性般包容的,用这些女性特质去获得职场的成功。于是,在职场影视剧中又出现了另外一类“成功女性”,就是颜若桃花身材火爆但是内心狠辣杀伐果断毫不留情。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感叹说,影视剧里面描绘的成功职场女性,不是“男人”就是“妖精”,怎么就不能是一个正常的女人。

面对“职场女性的优势”这个命题,一直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给女性管理者贴上特有的标签,譬如柔性管理,包容,细腻,有同理心。第二个误区是,职场上的成功部分是由于性别的差异而引起的。

▲PhotobyEkaterinaBolovtsovaonPexels.

譬如在年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中也讲了在职场上,女性管理者和男性管理者之间的差别。

她写道,“女性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为‘努力工作’‘运气不错’或‘有别人的帮助’,而男性通常会归因于自己内在的能力和技巧;女性又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而男性常常会归咎于‘研究得不够’或‘本来就不太感兴趣’。”她建议女性不要这么看待自己。而恰恰是在写这一段话的时候,她还是不自觉地把女性管理者和男性管理者进行了分类和比较。

而我认为,女性和男性在职场的确有差别,但是不用去放大这种差异。不要因为是女性主管,就觉得她必须敏感细腻包容,和你在情感上有链接。毕竟把团队成员都当作自己的娃来带,不在主管的职责范围之内。不要因为主管是男性,就觉得他必须逻辑强大,决策果断。逻辑混乱到就是张思维导图也无法拯救的男性主管也不是稀有品种。在职场上与其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cf/9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